新闻中心
  • 海问资讯
  • 行业新闻
facebook导师制资料大全:流程、要点及表格
发布时间:2019-6-3      浏览量:121次

文 | 培训经理指南掌柜 南哥



与全球最顶尖的公司一样,facebook同样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其导师制的实践非常值得学习及借鉴,本文基于网上参考资料(1)及南哥的项目实践经验,将从三个方面为您全面解析结构化在岗培训在新人训练中的应用:


  • 重要意义及作用

  • 关键流程解析

  • 导师制细节


(一)导师制帮助facebook解决的关键问题:在facebook为什么从创始人到高管都非常关注使用导致制的方式训练新人呢?因为在facebook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希望有效地解决以下四个问题(如下图):


  • 促进业务干系人的相互认识及互信的工作关系的建立

  • 能够尽快地帮助新人融入facebook的组织文化以及技术要求

  • 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小组,有选择地进入某一个工作项目



从员工成长及领导力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导师制非常适合训练工作经验小于1年的新人,为什么这么讲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 任何一家企业的新人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快速融入组织文化及工作角色,结构化在岗辅导是最快、成本最低的训练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切忌安排大面积的集中式的课堂培训了,这种效果的方式成本又高!效果又差;

  • 几乎所有的新人都迫切希望快速的胜任工作,对经验及技能获得的动力及数量都非常大,导师制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加速新人的成长;


  • 新人训练对导师的资历要求相对较低,导师在辅导新人的同时更可以获得领导力的实践,这种方式对于领导力的获得也贡献了70%,可谓一举两得。facebook也深谙此道,并且将导师辅导的方式在新人训练中的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扎克伯格将这个项目称之为新兵营(Boot camp)。


(二)facebook导师(在岗教练)的三大职责



(三)facebook导师候选的三个条件



facebook对导师资格有三个条件:

  • 候选人喜欢成为导师,并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有清晰的目标,例如成为某个部门或事业群的管理者;

  • 在facebook工作一年以上,通过技术评审,对企业的价值观与文化的纯正性;

  • 乐于分享,是某个技术领域的大牛,能对关键技术人才进行培养与传承;


(四)facebook导师新兵营的流程:清晰的业务流程是保证业务结果的关键,同样企业要成功的推行导师制,建立清晰的运作流程是非常必要的,结合互联网上关于facebook的经验及项目中的实践经验,将导师制度的业务流程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步骤1-导师见面会



在facebook, 新来的工程师们,在第一周他们会被安排在公司自助餐厅里和负责他们的导师(Mentor)第一次见面并共进午餐,导师们负责回答新人的各类问题,从工作到生活,再到八卦,都是新人感兴趣的话题。简短的介绍之后导师会和其他老员工在这个环节介绍公司的文化。



一个高质量的导师见面会有两点非常关键,第一是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任何的关系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点,被选中的导师经过严格的选拔及专业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需要展示良好的亲和技巧、表达技巧、聆听技巧及衔接技巧,并能够展示自己对公司的认同及工作的专业,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是由合适的人进行公司文化的介绍,这一角色通常是培训总监、HR总监或企业大学校长扮演这一角色,在内容层面应该与公司层面的文化介绍略有差异,可以更多地体现公司的导师文化、学习文化,例如在facebook鼓励员工进入陌生领域尝试就是一种很好学习文化的体现。


步骤2-工作安排



facebook认为,帮助新人最快的融入工作的方式是直接开展工作,因此在facebook 的新人训练营中,新人60-70%的任务是完成代码的编写,南哥非常支持这一观念,经过设计的工作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在facebook 这一安排是通过6封邮件的方式体现,新人收到的第一封邮件是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剩下的5封邮件则是对应的近期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在这5个任务中包括了蛮多的训练目的,例如:

  • 了解facebook的开发环境

  • 开展工作的基本流程

  • 需要与哪些人开展合作

  • 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找谁

  • 对企业及工作的认同感:他们有直接改变facebook网站的力量  


步骤3-提供相关培训



在facebook的导师制中,并非所有的学习任务都交付给导师去完成,通常在第一个星期中,facebook的人才发展中心会安排公司的 COO(首席运营官),CPO(首席产品官),工程副总裁给新人们介绍各个部门概况,给大家一个全局的认识。在第二周,重点在于公司各个重要产品,常用的技术框架和技术工具的介绍。第三周,集中在公司的运营(包括市场,销售等部门),商业模式 (facebook主要的广告模式和虚拟货币的盈利手段)和其他非产品技术部门的介绍。



在新人培训中,facebook最值得借鉴的是将培训合理地分布在不同的时间段,而不是像国内的企业采取集中填鸭式的教育,并且作为培训的设计者需要知道,在facebook这些集中培训仅仅占了新人不到30%时间,甚至更少。



对于新人培训除了facebook的一些公司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之外,还非常注重员工的基础素养培训,例如宝洁就十分注重员工的听、说、读、写、行这几类科目。



南哥在实际的领导力发展项目中,发现宝洁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首先员工的这些基础素养没有解决,员工的工作效率会大大降低,其次在新人走上领导岗位后这些能力的缺失会进一步阻碍其在领导力发展方面的速度,因为很多专业机构特别是国外的版权课程,在开发领导力课程的时候,认为这些起点能力是学员应该具备的。


步骤4-1对1辅导




在facebook的导师制的1对1辅导中的思想及方法很好地回答了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新工程师在修改错误时遇到了困难,那他是先跟自己在训练营里的朋友互相商量,一群菜鸟找出答案来,还是直接寻求导师的帮助呢?在facebook,菜鸟互帮互助是最受鼓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止一种,而是有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构想自己的方法,自己什么尝试都没做就直接问别人则是非常忌讳的。如果实在不行,确实需要找导师时,导师往往也不会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告诉新人们,可以去找代码错误涉及的原先的工程师聊聊,哪些人对这个部分更了解。正如中国的谚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新员工能够自己去思考这些遇到的问题,然后找出解决方法;当然,也不能在困难面前自己一个劲死磕,要学会适当寻求别人的帮助。



那么如何平衡自己解决与找人帮助的最佳契机呢?在facebook有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至少要在相关的代码里花了半小时而没有任何头绪,这时候才适合去寻找导师或者问相关的工程师。这样你在和导师或者相关工程师请教的时候,可以在解释完遇到的问题之后,再迅速描述你已经查看的代码和已经排除的一些假设;当别人知道你做过功课的时候,会更加愿意帮你。如果涉及的是具体产品的技术性问题,facebook不建议导师进行深入的帮助,因为这样就变成我来帮助你做一件非常具体的事情了,而关键的是教给新员工方法、理念、文化上的东西。


在借鉴facebook的这些经验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使用这些方法?南哥在实际的导师制的课程中发现,对于一线员工、有经验的知识型员工及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其辅导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同时对于思考型的工作与执行型的工作在辅导方法方面也会较大的差异,因此这需要组织的辅导设计者认真地考虑组织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特色的辅导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照搬。


步骤5-每周评估与导师碰头会



在facebook导师每周都会对所指导的新员工进行评级,结果被分为三类,分别是:Rockstar—明星,Solid—扎实,Shaky—摇摆这几个级别,导师还要负责并简要地说明新员工水平如何、有什么特长、对哪些组特别感兴趣等,这些评价整理汇总之后会发给所有的经理,所以他们对新员工的能力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导师每周都要参加导师碰头会,参加者包括所有正在训练营的导师、事业部副总裁,会议就训练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方案。大多数时间会花在一些表现特别出色或特别逊色的新兵身上,如果没有这两类人的话,会提早散会。对于表现特别出色的,导师要着重考虑哪些组最适合这些能力强悍的新兵。


步骤6-指导新人参与实际项目



经过2周的融入,facebook会给新人提供了参与具体项目的实际机会,新人们就开始接触很多相关的需要招人的项目组,和这些组的经理交流,了解这些组的产品,参加这些组的会议和讨论。一般要求在第三周的周末,新人要选出不多于三个组作为他们感兴趣的备选组。接下来每一周的事情就是进一步缩小目标范围,以达到在第六周时只剩备选组的目的。这个组当然就是新人最后要加入的组。


南哥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作为企业新员工导师制的参考,不仅可以让新人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内容及工作方法,更可以通过实际的项目做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潜能,除此之外 facebook的员工发现他感兴趣但不熟悉的领域,这样可以给一个项目带来新鲜的视角。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这些人是很聪明的、非常有学习能力的工程师。


步骤7-最后一次面谈




在训练营结束的时候,导师与新员工会进行一次系统的面谈。新兵训练营结束后部分导师还会继续跟踪(这不是公司统一要求的)。新兵营毕业后一个月和三个月后,导师还会跟这些新员工再进行“一对一”谈话,看他们感觉怎么样,新兵营对他们有没有帮助,是否适应目前的工作,有没有文化沟通上的冲突等。